2025年8月15日,在西安舉辦的2025中國工業論壇新型工業化實踐大會上,與會專家指出,全球產業競爭格局即將“體系重構”,中國工業亟需改變以往“單點突破”的發展模式,向構建自主可控、協同高效的“系統革新”全面邁進。
在這一背景下,東田工控作為國內工控領域的先行者,以其17年技術沉淀與全面國產化布局,為行業提供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全棧式自主可控解決方案。
一、國產化戰略
東田工控成立于2008年,至今已深耕工業控制領域17載,以標準化工控機入局市場,逐步向定制化、智能化的方向延伸,時刻緊隨市場趨勢,如今在國產化工控機替代領域,具備顯著競爭力。
在芯片適配方面,東田工控重點采用龍芯、海光、飛騰、兆芯、瑞芯微等CPU平臺,并全面兼容適配銀河麒麟、統信UOS、歐拉等國產操作系統。
二、全棧產品體系
東田工控產品線覆蓋標準工控機、非標定制工控機、工業平板電腦、三防筆記本及加固便攜終端等,滿足工業自動化、智慧交通、人工智能、特種行業等上百個細分領域需求。
在國產化產品方面,東田有采用騰銳D2000八核處理器的工控機,主頻2.3GHz,功耗僅25W,實現性能與能效的完美平衡。
也有基于海光3350八核十六線程處理器的工控機,主頻達3.0GHz,以及支持海光7000/5000系列CPU的國產化海光工控機,內存更高支持2TB,提供強勁國產算力。
三、生態協同共創
國產化的本質是生態共建,東田工控積極與國產芯片及操作系統廠商建立戰略聯盟,保證出品的硬件產品平臺兼容性與性能優化。
東田工控的國產化合作策略,本質是與中國工控自主化進程的同頻共振,這種生態協同的創新模式,正是應對全球產業競爭“體系重構”的有效策略。
四、應用方案落地
東田工控的國產化方案已廣泛應用于多個關鍵領域:
在智能電網與新能源領域,東田雙路海光工控機憑可靠耐用特性與高性能算力,成為電力監控與數據管理的核心設備;
在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,東田國產化無風扇工控機以“穩定兼容、緊湊”重構控制核心;
產品還應用于智慧交通、能源電力監控、網絡安全等眾多領域,為行業用戶提供安全可控的硬件平臺。
寫在最后
東田工控作為國內專業工控機廠家,其國產化工控產品從芯片選型到系統適配,從接口設計到擴展能力,均圍繞工業場景的實際需求展開,為行業用戶提供了安全可控的替代方案。
邁向自主可控新時代,東田工控將繼續以“買工控,選東田”的品牌擔當,將自主可控之路走得更穩、更遠。